0411-81998245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能力

特朗普是美国最“正常”的总统!关税与保护主义是美国的底色

更新时间:2025-03-27 17:01:16

  来源:leyu乐鱼官网

  美国对墨西哥、中国分别加征了25%和10%的关税,但万万没想到,美国还对自己的“好兄弟”加拿大也征收了25%的关税,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丝毫没有准备给加拿大这个盟友与前三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任何脸面。

  在特朗普看来,关税就是一种具有威慑力的工具,是美国与全世界做交易的关键谈判手段,甚至“关税武器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战争”。但也有人指责,特朗普这种保护主义的操作,是逆全球化的,只会引发进一步的危机。

  不过,如果熟悉美国,这个曾全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霸主,显而易见,其实贯穿历史,美国的底色就是保护主义与孤立主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纳德-特朗普仅仅是一位非常“正常”的美国总统。

  1776年北美殖民地赢得了一场对大英帝国的伟大战争,这片土地就此宣布独立。

  但在撰写了畅销书《走私之国:非法贸易如何成就美国》(Smuggler Nation: How Illicit Trade Made America)的布朗大学Peter Andrews教授看来,美国独立与崛起之路就是一部走私与侵犯知识产品的历史。

  1790年,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大英百科全书》大量被盗版商改名引入美国,就连美国国父华盛顿、汉密尔顿等人都人手一本盗版百科全书,而虽然美国已通过版权法,但保护对象排除了国外的知识产权。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也是受害者,其《圣诞颂歌》在美国大量被盗版,并低价销售。在他到美国巡回签售时才发现,美国人手一本盗版,自己却因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不保护外国人,故一分钱版权费也没获得,而美国国父之一的富兰克林则开设印刷厂,做着盗版生意。

  《国富论》作者、古典自由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曾说,英属美洲殖民地几乎把资本都投在农业进而使其日趋富强。1789年美国出台了第一部关税法案,平均税率没有超过8.5%,这让英国工业制成品继续涌入美国市场,侧面抑制住了美国工业发展,促使美国经济长期依附于农业。

  在丧失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统治后,英国火如荼地投入在工业革命之中。60年代的手摇珍妮纺纱机使纺纱效率提升20倍,1771年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出现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不久后,阿克莱丧失专利权后大量的纺纱机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到1788年,超过140家水力纺纱机企业成立,产能开始过剩,下游纺织成品大量积压库存,商家被迫折价抛售。这也导致原材料量价齐跌,棉花进口相比10年前暴跌,破产公司数据也大幅度增长,形成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欧洲大陆的法国也祸不单行,伴随着高税负、宗教问题和战争(包括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对抗英国)开支等历史累积问题,法国皇室摇摇欲坠。

  1788年,自然灾害几乎贯穿了全年,并成为激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线。第二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一位名叫拿破仑的帅才揭竿而起,欲平定法兰西,并征服整个欧洲。

  美国政坛,联邦党人汉密尔顿与民主共和党(后分裂为今天美国的和共和党)杰斐逊争锋相对,前者重手工业,后者重视农业。

  但初期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是保守主义者,他撰写了一篇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提出使用关税和补贴政策来应对欧洲的工业品威胁,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无奈,原本大有希望成为总统的汉密尔顿在与政治宿敌伯尔的决斗中中弹身亡。

  1801年,杰斐逊上台,他自然希望美国延续农业的优势,并遵从华盛顿遗嘱,尽可能避免卷入欧洲战争。

  由于此前在英法战争中,美国保持了相对的中立性。在因战争导致英法对海洋贸易无暇顾及之时,美国接过重商主义与自由贸易的舵,开始把世界各地的商品运到欧洲。

  数据显示,1792 年, 美国运输商挣了740 万美元,到1796 年货运收入上涨3倍至2100 万美元,并在1807年时,达到4210亿美元。1792-1795 年间,美国出口额翻了一倍, 到1801 年, 出口又翻了一倍, 至1807 年, 出口已5倍于15年前的水平。

  但是,美国还是无法逃脱欧洲两强争霸的负面影响。法国封锁欧洲主要港口,英国实行禁止中立国在所有敌方港口的贸易。

  同时,在美英在1793年4月签订的《杰伊条约》(Jays Treaty),海军力量薄弱的美国开始承认英国在北美大陆内河航行的自由和在西印度群岛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使美国丧失了自己在领土主权和贸易方面的部分利益。

  英国利用《杰伊条约》获得特权,自由进出美国港口, 并以美国港口为基地捕掳美国商船。1804年-1807 年英国至少俘获了1000艘美国商船。

  考虑到第一次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殖民地元气大伤,美国建国之后还面对了高昂的战争债务问题。美国并不希望再次正面与英国对抗。但身为美国国父之一的总统杰斐逊说:“自列克星顿战役(美国独立战争对抗英军的重要一战)以来, 我从未见过举国上下像现在这样怒不可遏。”

  排除了对英国动用武力的选项后,美国联邦政府选择了“保护主义”的方式打击报复英国。

  1807年在12月,国会签署《禁运法案》,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腕,将目标指向英国。

  该法案禁止美国船只驶往外国港口,船主只有在交给政府两倍于所运货物价值的债券以后才能进行沿海贸易,货物必须运往美国领土。但这一方式对美国而言,无疑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杰斐逊收到了199封反对禁运的请愿书,甚至是死亡威胁,但依然强硬签署禁运令。不过,历史证明他低估了法令对美国的农业和工业带来沉重打击。

  之后,美国对外贸易急剧下降。1807年至1808 年, 出口额从10834. 3万美元减为2243. 1 万美元, 进口额则由13850万美元降至5699万美元,曾经因全球化与自由贸易而受益的远洋商人纷纷破产。据统计,实施《禁运法案》期间, 航运业损失了1225 万的纯益, 关税收入从1600 万美元几乎下降为零。到1807 年底, 美国海运业已濒临崩溃。

  美国农业的重创表现在粮食价格的持续下跌。在费城,小麦价格从1807年12月的1. 33美元/蒲式耳降至1808年的不到1美元/蒲式耳; 烟草的价格下降得更快, 在查尔斯顿,1897年12月, 每百磅烟草的价格为6. 75美元,1808年3月跌至3. 25美元。就连美国总统杰斐逊也没能幸免,在离任时,自己的种植园的负债高达2. 5万美元。

  美国主动的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经济也遭遇“滑铁卢”,英国大量商人破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大海岛屿所产的棉花在利物浦价格涨幅超过70%,英国制造品价格下降约10%。

  此次禁令是为了用政策避免战争,但历史的结局与当事人的想法总是大相径庭的。禁令颁布的5年后,美国和英国再次爆发战争,史称第二次独立战争。

  但一切并非只有负面效应。在经济上, 美国禁运令对家庭手工业和制造业有很大的促进。以前从英国进口的货物开始在美国生产, 纺织、制帽、造纸、活字印刷、火药、冶铁等工业开始起步。

  禁运令之前,美国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大量地将欧洲工业品贩卖到美国,导致欧洲工业制品泛滥于国内市场, 排挤和压抑了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禁运令让欧洲工业品难以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开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尤其是纺织业。

  官方报告数据显示, 1808年, 7家新制造厂宣布公司化。次年, 又有26家制造厂注册为公司,其中18 家是纺织公司。在1812—1814年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中, 公司化加速出现,战争最后一年美国公司数目达到128家,其中105 家是纺织公司。

  曾经英国对其北美13个殖民地早期的重商主义政策促使美国天然具备了全球化与贸易思维,但在面对强权时,美国选择用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的发方法,回击英法。虽然美国农业与贸易经济出现,但最终却促进了其工业的发展。

  因此,从某种角度看,1807年《禁运法案》这个典型的美国保护主义案例,最终倒逼美国从农业国转型工业国,为未来强大的美国孕育了工业化的基础。

  这也让保护主义成为美国历史的底色,日后关税等保护主义手段继续成为美国的武器,不断助力其国力的增长。

  第二次独立战争后,美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线年关税法》,第一次通过关税实施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统计显示,当时海外铁制品关税达到30%,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25%的关税,而且对需要加以保护的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

  发展手工业的北方希望保护民族工业,要提高关税,而南方以种植园农业为主,且大量工具与生活用品需要进口,希望降低关税。

  1828年的厌恶关税法(Tariff of Abominations)让南北矛盾升级,进口商品的高关税给南方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在保护美国东北地区的制造商时,由于保护性关税实质上抬高了商品的价值,南方消费的人在与国内北方和国外制造商的商业交易中,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

  最终,经济利益的不同演变为不同的政治诉求,其中就有一个日后被误解的废奴运动,不少人认为,美国南北战争的核心问题是废除黑人奴隶,其实不然。

  北方发展手工业、制造业,与南方大量动用黑人奴隶的农业经济大相径庭,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是一位反对扩展奴隶制的共和党成员。南方种植园主们认为林肯当选意味着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了威胁,最终,导致南方一些州宣布脱离联邦,成立了美利坚联盟国。

  不过美国内战的结局是工业化的浪潮的北方工业经济利益联盟压过了南方农业经济。北方联邦军队成功战胜了南方军队,南方农业经济几乎毁灭,依赖奴隶劳动的棉花和烟草种植业遭受重创。

  历史数据显示,为保护北方工业,美国关税从1790年的不到15%上升到1830年的60%左右。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也是在南方农业经济重创后,美国关税在治理下才逐渐下降。

  咆哮的二十年代里,美国经济蒸蒸日上。执政的共和党在1922年开始提高关税,1928年,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总统上台。

  2年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颁布,关税平均上涨超过5%,保护主义者开始以爱国主义为名,大肆抨击全球化支持者。

  当时,矛盾主要产生于不一样的行业之间,西部农场主希望对国外皮革征收高额关税,保护皮草行业,但是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的制鞋行业则希望国外更低廉的皮草能够以低关税进入美国。

  同样的,美国染料生产商希望高关税抵挡国外染料的价格上的优势,但美国本土的纺织制衣行业则持相反态度。

  美国政府的保护主义关税政策,却引来了来自其他几个国家针对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报复性关税,这种回击也进一步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助推了1929年之后的美国十年经济大衰退。

  二战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全球性的削减关税的谈判开启。多轮谈判后,美国等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了象征新一轮全球化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美国开始成为全球化旗手,在全世界内输出美国经济、文化甚至制度。

  2006年,评论员、著名学者弗里德曼在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歌颂了全球化的丰功伟业。第二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十余年后,美国重返逆全球化的保护主义之路。

  2016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开启保护主义的美国优先政策。作为一个坚定的里根主义者,特朗普大肆提高关税,并扬言退出WTO。

  80年代,美国经济遭遇了来自日本的巨大挑战。从收音机、电视等电子消费品到汽车、摩托车,日本商品都开始横扫美国市场,打得美国品牌节节败退。

  1983年,明星总统里根领导的政府,决定对日本重型摩托车征收45%的特别关税,以支持美国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森。

  87年,里根对多种日本电子科技类产品征收100%的关税,最重要的包含计算机零部件、电视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就是这样的一系列关税组合拳,外加美国对日本芯片半导体等产业的封锁与围剿,最终成功压制住了日本对美国构成的经济威胁。

  与80年代里根政府类似,2017年之后的特朗普就必须面对另一个崛起的对手——中国。

  这便演化为美国主导的又一场逆全球化的大潮,就算2020年之后,拜登政府上台,也毫无逆转这股浪潮的兴起,反而更加火力全开地围堵中国产业崛起。

  最终,作为典型的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制造业分工模式的产物,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也深陷其中,美国不仅限制台积电为中国代工芯片,还必须让它将先进的芯片制造能力转移至美国本土。

  2025年1月,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上任前它就宣布要以关税作为武器,解决美国的自生问题,包括经济、偷渡客、毒品。不久后,美国实施了对墨西哥、加拿大的25%关税,与对中国新增加的10%关税。

  回顾美国保护主义的历史,关税与保护主义才是主旋律。所以,特朗普作为一位坚定的保护主义者与关税武器的信徒,只是如今美国人选出的一位再正常不过了的总统。

  如果熟悉美国,这个曾全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霸主,显而易见,其实贯穿历史,美国的底色就是保护主义与孤立主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纳德-特朗普仅仅是一位非常“正常”的美国总统。

leyu乐鱼官网 辽ICP备17003265号-1 技术支持:乐鱼体育ios在线下载  
直通管局:乐鱼娱乐app官网下载入口